公共事件中,因执法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引发的争议颇多,而执法记录仪是针对执法部门的实际需求研发设计的一款高科技安防(警用)装备,可以对执法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在保障群众利益的同时,也有效的保障执法人员的正当权益,由东博视讯汇集科研力量研发推出的当下最新4G智能视讯执法记录仪,在具备普通执法记录仪优势功能的同时,首次在执法记录仪上实现高清实时视频通讯,让执法全程留痕的同时,让指挥中心实时掌握一线执法情况,实时协同调度指挥。
南京市政府日前批转的《南京市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首次将探索建立城管执法行为全过程记录制度,力争在今年6月底之前,全市正式城管执法人员人手配备执法记录仪一部。
其实早在2012年,南京市鼓楼区就开始率先配备执法记录仪,随后各区城管也相继跟进。如今,全市各区县城管执法大队均已用上执法记录仪,只是有部分人员尚未配齐。这次规定的出台,其实是确保全市正式城管执法人员“人手一部”执法记录仪。
在南京市城管执法总队办公室副主任王欣看来,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有其必要性。他举例说,2015年6月份南京曾发生一起引人关注的“砸瓜事件”。当时,在南京市一条狭窄的人行道,瓜贩们摆满了西瓜摊,让本来就不通畅的道路雪上加霜。南京鼓楼城管在对一名瓜贩劝离无效后,欲协助其将西瓜搬离。此间,该瓜贩不愿离去,突然情绪激动起来,上演“砸瓜计”,明明自己砸了自己的西瓜,但它嘴里却大喊“城管砸西瓜”。
王欣称,所幸执法记录仪还原了现场,再现了事实真相,在为保护执法队员提供证据的同时,也对城管队员执法进行监督。
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势在必行。由于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遭受被执法对象的言语侮辱,推搡时有发生,还会遇到被执法对象自残、抢夺被暂扣的工具,纠集人群阻拦执法引发肢体冲突、冲撞执法车辆等抗法事件,暴力抗法后还诬陷城管,这让城管有口难辩。给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具有录音、摄像功能,可记录执法过程,方便事后取证,可以有效地保护城管,防止冤案发生。
长期以来,城管总是不习惯在公众围观的镜头前执法,只要发现有人拍照,就会抢夺拍照手机,拒绝接受监督,执法就难免不规范,甚至暴力执法,进而发生冲突与纠纷。因为不允许群众拍照,自己又没有配执法记录仪,所以很容易被“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伤,对于公众的质疑,城管自己又难以证明清白,“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导致城管执法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城管”甚至成了“暴力执法”的代名词,严重损害城管的公信力。
一方面,给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除了可以还原执法现场,自证清白外,同时也可以接受公众监督。对于城管来说,身上配有执法记录仪,执法时有所顾忌,违法执法行为才能有所收敛,才不敢肆无忌惮地暴力执法,才能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城管也就不会被公众误伤,城管的名誉才能得到有效维护,等于是将执法权关进了笼子。另一方面,城管配有执法记录仪,抗拒执法行为也会有所收敛,至少不敢那么放肆,暴力抗法行为就会大大减少。因此,给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既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而配备4G智能视讯执法记录仪,则实现指挥中心与执法一线的“面对面”,全面提升执法的质量与效率。